“就待洛阳时,观此人是否为我陈家麒麟吧。”
这边陈梓走了没有多久,就有一人快步来到陈止的房中,正是冉瞻,他见了陈止,立刻上面前低语几句。
陈止听罢,点点头道:“有两家出手了,也好,正好引蛇出洞,就是不知道王浚那边是否得到了消息。”
是夜,有快马自代县出,径往洛阳。
………………
时间转瞬即逝。
一转眼,就到了这佛评之日。
一大清早,整个洛阳城就热闹起来,不少问询赶来的士人纷纷走出家门,就朝着城外而去。
洛阳城的内外,有不少的学院,但除了这学院意外,也有许多的寺庙,其中不少还有着悠久历史,历经战乱,流传下来。
这次的佛评,就是在一座寺庙前布置的。
这座寺庙叫做首光寺,这座寺庙之名的历史并不长,大概只有二十年的时间,但寺庙本身却有不短的历史,只是因为战乱,原本的寺名和传承断绝,变成了荒芜之地,后来为远游而来的僧人修整。
正逢当时,有僧竺叔兰和无叉罗译出《放光般若经》,随后来洛阳讲学,就是在这座寺庙,首光之名,正是因此而来。
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,这座寺庙蓬勃发展,虽然不能说兴盛,却也算得上是洛阳的一处名地,有外来僧人入洛阳,基本上都会来此一观。
而如佛图澄这般的佛家宗师,也会时常在洛阳周围的寺庙开坛做法,几年之前,他与竺叔兰还曾共同论佛,所选之地,正是首光寺。
正是有着这些个背景,这次的佛评,也选择在这里举行,因为有江都王的属意,因而各部司衙都是大开绿灯,反正在他们看来,这样的事,不涉及权柄,根本不用担心,倒不如拿来做个人情,给这位洛阳如今的实权人物。
这样做的结果,就是这个佛评闹出的动静极大,影响的范围极广,就连这佛评所在之处的布置,都格外恢弘
首光寺位于一座小山丘的半腰上,在寺门之外的空地上,摆上了一个巨大的台子,桌位还放着蒲团,一圈一圈、一个一个,依次排列开来,足以坐得下近百人。
这座山也算是枝叶茂盛,但作为这片土地的主人,首光寺在茁壮成长的二十年里,有不少布衣依附过来,都成了寺庙的佃农,为他们耕种土地、砍伐树木。
久而久之,这上山的一条路,就越发清晰起来,也没了太多的树木遮挡。
此时,正有许多人正行走在这座山路上,他们或者三三两两的一起,或者呼朋引伴,或者一人独行,各有不同,但却也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神色颇为肃穆,仿佛是要去参加什么庄重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