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所盖砖瓦房,所用木料不多,荒山那片的木材足够。
几位业主犹豫一会儿后,答应了,留下定金,约定明日到长安县署交割。
“小苏大人,我选的几块地不去看看?俱是肥沃熟地!”李泰邀请。
“不用,四皇子殿下!熟地留着种粮食!甘蔗用这片荒地种。”
知道李泰寻的地一定肥沃,把长安好地拿来种甘蔗,苏樱舍不得。
糖是好东西,是金贵,但生产力低下的古代,首先得填饱肚子,再谈提升生活质量。
她不想用肥沃熟地,是不想带坏风气,因为甘蔗暴利,占用大量耕地。
很容易招来巡察御史弹劾,没必要坑人,小胖墩一片好心。
她宁愿开荒,慢慢养地,种甘蔗的同时,把地养熟。
“全都种甘蔗?”李泰估摸着那一大片山,至少得有三四百亩地。
“那几位村民手中买的山种甘蔗,种一半,留一半种豆子养地,两三年后互换轮种。
靠秦岭那几座荒山盖研究所。”苏樱回道。
后面自会有工部派人来现场勘察,规划制图交由李承乾审核。
苏樱会提醒,将火工区单独建一个地方,四周做好防火、隔离等防范措施。
每个项目一个研发小院,还有一个实验场地。
另外还需要把路修成水泥官道,派兵驻守,闲杂人等不得闯入。
“以后的甘蔗都只能找边角地种植?那产量如何提升?”李泰发愁。
难不成一处一处去买荒地?成本太高。
“八百里秦川是大唐粮仓,地处北方,寒冷时间长,种了甘蔗,这一年再无产出。
百姓屋前屋后种些,换点零花钱即可。
要大面积种植,我倒赞成四皇子说的益州,温暖、土地肥沃。
占用少部分耕地种甘蔗,收割甘蔗后,还能种菜或其他粮食,不会因此导致粮食耕地大幅减少。”
苏樱给李泰讲解原由,没有半点敷衍。
“那我们先用这块甘蔗地做批量制糖实验,若可行,将在益州大量种植,建糖厂。”得到肯定的李泰开心道。
苏樱提醒,“设备还可用于岭南!那里是天然的甘蔗种植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