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舒肘为寻”,就是伸直两条胳膊的长度就是为“寻”,也叫“仞”。
“十尺为丈”,顾名思义。
“倍寻为常”,两寻,也就是十六尺,叫做“常”。
这就是最早期的计量单位。
但是这种计量的方式,误差非常的大,毕竟人和人不同,高矮胖瘦不同,肯定有误差,再加上时代不断的发展,对于一些微观和精密的计算要求,也提了出来。
南北朝时期,《孙子算经》当中,就有关于更加微小单位的计量表述,这个就是以蚕吐出的一根丝的直径为“忽”,然后向上十进制,一小到大分别为“忽、丝、毫、牦、分、寸、尺、丈、引、端。”其他的还有一些非十进制的辅助计量,如匹,就是四十尺,步就是六尺,亩就是两百四十步,里是三百步。
唐制的单位多用于前隋,所以改动整体不大。
……
李丰田听的直皱眉。
倒不是这些单位不对,而是单位太多,不够直观,而且在算数的时候很不方便。
打个比方,按照后世“米”为单位,假如有人跟你形容长度或者距离,直接用几米、几千米或者几万公里,你头脑中马上就有这个概念了。
但是现在呢,短了用尺寸丈,光一个常用的,单位就有三个,而且后面还包括了许多非十进制的,混乱不堪。
就比如形容距离远,按照后世的算法,一万里就是五千公里,但是现在的“一万里”可不是这么算,你要先算一万里是三百万步,一千八百万尺。
得,有零有整。
“不行不行,这种拐着弯的计量单位不好,必须要统一了,即便单位上不统一,说法上也得统一,要用数学的语言去形容。”李丰田摆摆手道。
“那李大夫认为应该怎么改呢?”
李丰田下意识的就想将“米”的概念说出来,但是又卡壳了!
所有人都知道米这个单位,但是有几个人知道“米”这个单位是怎么定义出来的吗?
不巧,还真的就没人跟李丰田说过这件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