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病历,还夹着一个没有封皮的笔记本,本子里是爸爸的笔迹。
乐乐仔细看了看,是账本。
前面记录着这些年亲戚朋友家婚丧嫁娶的人情往来。
乐乐一页一页翻着看,很多页,按年分开,大概是从到城里来住,才开始记录。
中间是别人问他借钱的一些账目,借的不多,最大笔两万块,是舅舅买房子时借的。
当初舅舅要借十万,本来乐乐要一个人出,常金宝不让。
最后,乐乐出了五万,招娣出了三万,常金宝自己拿了两万。
现在表弟都已经工作了,这钱还没有还,舅舅倒也上心,家里大小事情帮忙看着,尤其是农村里,老房子出问题,地出问题,都去跑。
没还钱还有个原因,表弟还单着,舅舅还在努力劳作,要攒些钱,给儿子娶媳妇。
其他少的有几百块的,大概是打麻将的时候,一起的朋友借的,也有老家叔叔伯伯借的,有零有整,记得很详细。
再往后,是这些年治病花钱的账目,一笔一笔,每次买药,都记得清楚。
最后,是和招娣生活的一些生活费用往来,比如一个月给了多少花了多少,甚至姐夫给交电话费一百两百也记得仔细……
乐乐把本子递给妈妈,“这是你找的账本吗?”
张桂香接过本子,“就是这个,你给我翻翻,我记得除了你舅舅那笔,别人欠的钱也有小一万呢,等事儿过了,我一个一个去要,我现在一个孤寡老太太,我需要钱。”
招娣笑笑,“要去!这些人也不像话,钱借了七八年不知道还。”
“还行,没借很多。”乐乐大概算了一下。
常金宝穷了大半辈子,有点抠门,而且花女儿的钱,他一直都觉得过意不去。
所以即使手里有钱,他也很少大手大脚,更别说借给别人,大概率是那个人以前帮衬过家里。
乐乐继续翻,翻到一个牛皮纸袋,里面鼓鼓的,有东西。
乐乐打开,里面是几个红包,还有几个牛皮纸信封。
乐乐有些疑惑,拿起一个红包拆开来看,鼓鼓囊囊塞了很多钱,目测四五千。
乐乐问妈妈,“这是什么钱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