帐中三人,其中一人坐在主座上,身上穿着甲胄,头戴武冠,两处雁翎在侧。面容英武,眉目之间多有一股逼人的锐气,嘴角留着些许胡须,多添了几分气概。身段修长,披着一件犀皮铁甲,内衬黑衫。气度凌然,只是看去就叫人折节。
而他的身前则是站着两个文士,都执礼而立。
“袁公,有探报董卓亲率十余万军至虎牢,以吕布为先军,李、郭汜为后军。人数不能知,但声势浩大。”
其中一个文士躬身说道,将手中的一卷布帛递交到了主座上被称为袁公的人手中。
主座上的人接过布帛,在手中摊了开来,眼中在布帛上的所记中简单地看了几眼。
抬起了头来,看向另外一个文士,问道。
“宫则,你看如何?”
另一个文士思索了一番,也弯下腰来,沉声说道:“袁公,我觉得时机以至矣。董卓来至,各方不战便是自取灭亡,此时袁公起兵,必是皆同响应。”
“好。”主座上的人肩膀一沉:“那就准备起军。”
两日之后,军营之中筑起一座三层高台。
高台之上竖立着各方旗帜,上建白旄黄钺,兵符将印。
鼎炉焚烟,其中烧着香柱,烟雾弥散。
而高台之下,兵卒列阵,将领披挂,各方诸侯都坐在各自的位子上。随着那台上的香焚去一半,坐在诸侯首列的一个人站了起来,披着身上的衣甲向着高台上走去。
其人便是这联军公推的盟主袁绍。
整衣佩剑,缓缓地迈上高台,接过一旁的人递过来的香点燃,转过身来对着汜水之畔深深拜下。
“汉室不幸,皇纲失统。贼臣董卓,乘衅纵害,祸加至尊,虐流百姓。绍等惧社稷沦丧,纠合义兵,并赴国难。凡我同盟,齐心戮力,以致臣节,必无二志。有渝此盟,俾坠其命,无克遗育。皇天后土,祖宗明灵,实皆鉴之!”
袁绍的声音洪沉,响在每一个人的耳侧,说完,才是拿着手中的香柱立在了香炉之中。
捧起了摆在台上的一坛牲血,饮了一口,血水从他的嘴角留下。
伸手将嘴角的血迹擦去,嘴角依旧微红。
下座的曹操看向袁绍,站起了来,手中持着酒杯,高声说道。
“今日既立盟主,各听调遣,同扶国家,勿以强弱计较。”
袁绍感激的看了曹操一眼,这个时候若无人应和,不免就有些失气了。
“绍虽不才,既承公等推为盟主,有功必赏,有罪必罚。国有常刑,军有纪律。各宜遵守,勿得违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