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章 不可说

古灯很赞同这样的做法。这样做,契合时代因缘。

小元也写诗。他问我写诗的体会,我说,把很多梦境、打坐中的幻象、超时空的感知写成诗句,融化到诗意里去,写诗就变得简单了。

小元说了个很本质的问题:把梦幻、幻象转化成文字,也很不容易,需要才华。

我说:诗歌要用意象说话。幻象本身是画面,把画面用带意象的、意象化的文字表达出来,这样的才华,天赋为主,力学为次,但力学也能达到一定境界。

我还给他们读了多首我写的散文诗,并讲解了其中的典故、寓意。我虽然写新诗,写散文诗,但诗中有很多佛道典故,需要注解。

今天也回答了一些道友的提问。

把我和定行的问答放这里,或许对修道的朋友有启发。

道友定行阅读《修学札偈》后问:《修学札偈》里说:丹士一旦玄关开显,即生炼神炼形之妙用矣。紫阳《金丹四百字序》云:“以形神契坎离二卦。”丹法里的卦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。坎卦象征命功,为形;离卦象征性功,为神。形神是丹道最基本的概念,也是最基本的修炼要素。宋代张虚靖天师口诀中说:

神出体,便收来,神返身中气自回。

如此朝朝并暮暮,自然赤子产真胎。

这是神修炼形口诀。

宋代王常的丹道著作《真一金丹诀》有清虚无为炼神法、胎息炼气复本还元法、龙虎交媾炼形法。王真人认为修仙先要炼神,待清虚自然之道修成,再来炼气、炼形,复还本原。这是一种高明的修持法,如同禅宗的先开见地,悟后起修,由“形而上”(神)修“形而下”(形)

请问:请教老师上面的一个问题:神出体,此神与后面的赤子真胎之间有什么区别?

我说:你提的问题一时没顾上回答,年底了,就作为2017年我答复道友们的最后一个问题来回答。

其实,“神出体,便收回”的神,在张继先真人的原诗里,指的是人的念头,还不是具体的神,念头动则心神能量信息自然外散。有眼通者,可以直观地看到念头动时身心能量、信息外散的过程。

所以修道者先要止念、收敛念头。“神出体,便收回”,是收敛外散的念头。避免“耗散精神损筋骨”的现象产生。“自然赤子产真胎”,赤子就是元神。元神本体得到修炼,就是真胎、圣胎。就如同肉体有丹是神丹,神体有丹是圣丹一样。

张真人的诗,在实修中做了进一步的发挥,就是“神出体”的神,要观想而变成“分神”,分神早期还是意念观想的幻象,随着修持境界深了,幻象就会变成“意生身”一样的有形象的神体。这样的幻观幻修是佛道常用的共法。赤子真胎的意义还是本体元神及其升华。

张继先真人的《大道歌》原诗是:

道不远,在身中,物则皆空性不空。

性若不空和气住,气归元海寿无穷。

欲得身中神不出,莫向灵台留一物。

物在身中神不清,耗散精神损筋骨。

神驭气,气留形,不须杂术自长生。

术则易知道难悟,既然悟得不专行。

所以千人万人学,毕竟终无一二成。

神若出,便收来,神返身中气自回。

如此朝朝还暮暮,自然赤子产真胎。

我们一般忽视了前面诗句的义理,直接用后面的修法。已经在“用”上,与张真人原先的理法有一定差异了。

张真人前面所言“欲得身中神不出,莫向灵台留一物。”是不主张出神的,这时的“神不出”,即指念头之神(有时也叫“识神”),有时随修持境界也会指本体元神。只要心中清净无物了,也即没有任何欲望、杂念了,神自然就在体内修炼而不出。

假如做不到这样,那就随着念头的生起,即刻收心敛念,神意自然回体。念头也是神的信号,也会带着神的信号、能量。所以,“收心”也就是止念也就是收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