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东吴的偷袭行动,造成了蜀军约五分之一的战损,hong军遭受出道以来最大的损失。这次偷袭行动充分展示了陆逊的军事才华,也奠定了他在偷袭界里不可撼动的地位。本来在上次白衣渡江偷袭荆州那一战是他一战成名、奠定地位的一战,可是被先知先觉的刘厚破坏掉了。
这一次,他再次策划了一次出色的偷袭行动,造成蜀军大量损失。如果他不是遇到hong军这支强大的超出这个时代很多的超级强军,这次的行动一定能取得完满的成功,将敌人全歼。
正是遇到这支强得不像话的后现代军队,东吴军虽然取得了很不错的战果,但是自身的损失也很巨大。人家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,他们杀敌一千,自损五千。
这次蜀军打扫战场,在蜀军营地当中,清点出来的东吴军尸体就有两万多具,而在营地外围,尸体更是多达三万。也就是说,东吴军在这次行动中,最少损失了五万人。
这个数字的确够吓人的。蜀军和东吴军的交换比达到了1:5。这场仗看起来是蜀军胜了,东吴军吃了大亏,其实不然。东吴军有14多万,蜀军才4万不到,东吴军死五万人,死得起,蜀军死一万人未必死得起,别忘了这是在东吴的地盘作战,东吴补充军队很容易,蜀军要补充就难得多了。
如果不是靠着这种偷袭的手段,东吴要取得5:1的交换比根本不可能,蜀军之前和冷兵器部队的作战,常常能打个100:1的战果出来。消灭敌人五万人的部队,hong军战损不过五百人。
如果那场战交换比达到30:1,那就证明这场仗是很失败的,如果低于10:1,那对hong军来说,无疑是惨败。所以,这次被偷袭,是刘厚和他的hong军遭遇到的最惨痛的败绩。
不管刘厚再恨、再气好,日子还是要过的,幸好有郭攸之这个很理智的成年*人将后续各种事务安排得整整有条。对于东吴人那五万尸体的处理很简单,蜀军没有义务帮他们掩埋。郭攸之从辎重队调来大量马车、牛车,将尸体运送到长沙城东门,就地堆放在城门外,堆成一座几层楼高的尸山。
为什么选东门呢?因为郭攸之算过,这个季节长沙城刮东风,将尸体堆在这里,尸臭会随风飘进城里,导致城里“香飘万里”,如果东吴人不及时处理这堆尸体,很有可能造成城内瘟疫流行,而这里离蜀营很远,不会对蜀营造成丝毫影响。
蜀、吴双方很有默契,处理尸体时没有互相攻击,蜀军的马车将尸体运过来,城头上的东吴军没有放箭。后来城里也派出民夫,在城外择地挖坑掩埋。蜀军运送尸体足足用了五天,而东吴人又多用了五天才掩埋完尸体。期间双方都很平静,没有发生任何冲突。
对于东吴人的尸体处理简单,但是对于自己人的尸体就没有那么简单了。刘厚下令择一处风水宝地,修建一个烈士墓和一个七层的宝塔,将这次阵亡的将士好好安葬在这里,并刻石为碑。
碑中详细描述了这一次大战,并要求以后长沙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每年春秋二祭,均要亲临烈士墓,祭奠这些英烈。好让这次大战牺牲的英烈能随着国祚的绵延,永享血食,香火不断。
这个工程就有点大了,本来刘厚是想用花岗岩石来修建烈士墓和宝塔的,可是在这个没有机械动力的年代,采石刻石工程不是一般的大,估计几年都未必能完工。在郭攸之的苦劝之下,才改为和泥烧砖,用砖头和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,这才使工程大大加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