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……讽刺的是,当时,《海国图志》没能拯救天朝上国,反而深刻影响了一水之隔,并两次把中拖入浩劫的日子国。
《海国图志》出版十年后,日子国被美丽卡撕开了口子,在美丽卡的武力胁迫下,日子签下条约,被迫开放通商。
面对屈辱,有人想到长崎两年前查扣的中家书籍。书中介绍了各国的Z治制度,收集了西洋火炮、船舰、器艺的图示,还有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的策略。
……
面对着西边人威胁而不知所措的日子人,遇见了《海国图志》,如久旱逢甘霖。
此后三年内,日子国共出版了二十三种不同版本的《海国图志》,其售价一翻再翻,仍然供不应求。
为了应对船坚炮利的西边人,日子找到明/治/维新这剂猛药,逆转国运,逆天改命。
……
《海国图志》,就是他们的药引子。
对于魏源,日子国表现出无限的惋惜。
岩谷宕阴感叹道:“呜呼,忠智之士,忧国着书,不为其君之用,而反被琛(当做珍宝)于他邦,吾不独为默深(魏源字为“默深”)悲焉,而并为清主悲之。”
……
多讽刺。
魏源的思想,在日子国大受追捧,而在天朝,不仅未被重视,反而招致了许多批评——
“天圆地方,天朝居中,自古皆然,哪有五大洲、四大洋之说!”
“夷夏有别,那是云泥之别!堂堂华夏,岂可以‘夷’为‘师’?!”
魏源仍不死心,后来又多次对《海国图志》进行增订、补充,在日子国多次脱销,而在国内,这本书乏人问津。
魏源还多次向达官显贵赠送图书,得到的评价,最多只是“收获良多”。
此时,离甲午还有近五十年,但历史的脉络草蛇灰线,伏脉千里。
后世的屈辱和灾难,早已在半个世纪前,就埋下了引子。
……
在历史大潮面前,个人的力量还是微小。东、西方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,或许并非一本《海国图志》就可以轻松逆转。
但有一点几乎是可以确定的。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权威而作茧自缚的无知,以及官僚们不顾世界潮流,盲目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傲慢。
于是,在那个错误的时间,错误的地点,魏源卯足了劲,做足了攀登高峰的准备,却一脚踩空,掉进了万丈深渊。】
(真无语了,一群虫豸)
(井底之蛙)
(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,傲慢才是)
(这时候不学儒了,孔子不是曰了“不耻下问”吗[再见])
(太窒息了)
(日子国船小好掉头)
(日子非常会学,他学了我们好多,后来又去学西边,警惕)
(学了后两次拖我们入浩劫,TMD)
(真的好讽刺,听的我胸闷)
(太清就该亡)
(朽到根的老东西[愤怒])
(那时的清太自大了)
(我们怎样看待世界,世界就怎样看待我们)
(造孽啊!!!!!!!)
(好不甘心,唉)
(统治者贤达多重要)
(戴高乐即视感)
(法德我不是很感同身受,代入到魏源和中日,我要气死了[发怒])
(真的不敢想象魏当时多憋屈无奈)
(民智不开,多先进的技术都没用武之地)
(他的努力没有白费,经世致用的治学理解在湘地生根)
——————
唐,李世民摇了摇头。
为何日子国能凭借《海国图志》的影响迅速扭转,开始维新,而清朝却顽固不化,他看到天幕说“船小好掉头”。
船小好调头吗,当事情已经形成一套稳固的程序,一环扣一环,环环相绕,牵一发而动全身时,越复杂的脉络,越难梳理。
那些迂腐的不肯承认世界变天的人们,或许也有太过恐慌而自欺欺人的吧。
好在这片大地永远不缺勇于挑战之人,隋朝覆灭了,由大唐顶上,大唐与那清朝相隔甚远,但两次把中原拖入深渊的日子国可就在不远处。
李世民冷笑,这样爱学习,那就去地下学去吧!
……
清朝皇帝的脸色别提多难看了。
一个小国,竟然敢口出狂言,说什么“为清主悲之”?!
他们心底认同天幕中清朝人说的话,“夷夏有别,岂可以‘夷’为‘师’”,可后来发生的事确又实实在在的打他们的脸,就是这种傲慢,让大清输的极为可笑!
天幕说怎么看待世界,世界就会怎么看待他们,一些人惊疑不定。
他们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怀疑,原来他们真的是井底之蛙,是那不知天高地厚,傲慢地毁掉自己,反而被远不如中原的小国后来居上?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