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文明

……

刘彻这边也酸着呢。这个车同轨书同文,真是被反复提及,不能否认,这确实是一大政绩,但听着人反复夸,同为皇帝,更何况老是被秦皇汉武的喊着,难免升起比较之心嘛。

后世对统一的执念,他可太理解了。

统一的好处多了去了。举全国之力,什么事办不成啊。

华夏竟然还是人类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的文明,他可没忘之前细数开国皇帝时后人的调侃。若论统一的朝代,那个频繁被提及的宋都上不了桌呢。

就这样了,竟然还能作为统一时间最长的,其他文明怎么回事啊~

悄咪咪地拉踩一下,刘彻得意的摇头晃脑。

人家信神,后人信祖宗,身为祖宗的他怎么能不开心呢,没得意忘形就不错了。

还有这个刘渊,真是要笑死他了,也不知冒顿知道他后代这样推崇汉室,会作何感想,他大汉简直是赢麻了呀~

想到这,他也不跟嬴政较劲了。不得不承认秦始皇的某些政策,确实是很有用处的。

……

唐,李世民对于河水的决堤次数都有些咋舌。

他知道前人治理洪水的殚精竭虑,但这样多的决堤次数实在恐怖,他皱了皱眉头。

古人为了治水简直费尽心思,比如流传至今的都江堰,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,现在都发挥着作用,老祖宗真是太厉害了。

三国时,在诸葛亮的指导下,在成都的西北部修建了九里堤,还有最早的防洪法规,章武三年(223年)蜀国的护堤命令:“丞相诸葛令,按九里堤扞护都城,用防水患,今修筑竣,告尔居民,勿许侵占损坏,有犯,治以严法,令即遵行”。

到了唐朝,《唐律疏议》也记载了非常详细的抗洪介绍。

“近河及大水有堤防之处,刺史、县令以时检校。若须修理,每秋收讫,量功多少,差人夫修理。若暴雨汛溢损坏堤防交为人患者,先即修营,不拘时限”。

李世民说的“水能载舟,亦可覆舟”,可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。

他推出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水利法典——《水部式》,其书中也对防汛抗洪做出了具体规定,使这方面的工作有章可循。

多难兴邦,可谁又愿意真的面临这么多灾难呢。

李世民叹了一口气。

但后人说的没错,华夏向来都是不服输的,再不听话,也得给他治的乖乖巧巧的。

还在为之后的天灾忧虑,就看到后世把史书形容成记仇小本本,也是哭笑不得。

后人们你们真是懂的(???)

不过那印/度把历史记载在叶子上,他们那时候还没有纸吗,所以,不仅是记录,如何储存也是个大工程啊。

得看看能不能做出更坚韧,不易腐坏风化的纸……

还有这个王玄策,在后世好像格外受欢迎是怎么回事,难不成因为是天竺?

王玄策本人其实在历史上并不出名,他曾作为使臣前往天竺(就是印/度),而且去过三次以上,在途中写出了《中天竺国行记》一书,并且将那里的制糖工艺带回了唐朝。

不光有文化的传播,王玄策还带回了很多宝物,比如说珍珠、象牙塔、佛家舍利子以及佛印等等。

这样的贡献也算是杰出了,但是他在唐朝的官职却很低,先是作为一个小县令,后来也不过成为了一个朝散大夫而已。

贞观21年,王玄策奉唐太宗之命,第二次去天竺,作为一个正使对那边的一位国王表达一下大唐王朝的慰问之情,也拉进一下两方的关系。

王玄策几经辗转到了天竺,长时间的路途跋涉令他身心疲惫。

到了天竺之后,王玄策才发现,自己要拜访的西拉迪提亚国王已经被谋杀了,国内非常混乱,权臣当道,而且已经波及到了整个天竺,到处都是打仗的人,稍有不慎可能就性命不保。

在慌忙逃命的过程中,王玄策这个来自大唐的使臣,因为势单力薄,连同他在内的三十个人全部都被抓了起来,并且还是有针对性的抓人。

那时候,天竺国的统治者戒日王已经去世了,在位的阿祖那直接派出了一千余人,果断地将王玄策等三十人打入大狱,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宗/教迫害。

前统治者戒日王的妹妹私下帮助了王玄策以及他的副将逃出了监狱。

一般人这时候可能就会回到大唐去寻求庇护,但王玄策不同,他选择了北上,去了当时的吐蕃,就是如今的西藏高原,准备借兵打回去。

虽然吐蕃和中原一直不和,但自从大唐的实力强盛之后,吐蕃的领主松赞干布也选择了和解,就是娶文成公主的那个人。

此时王玄策提出借兵,松赞干布很大可能是会同意的。

借一些兵给他也不是什么大事,如果王玄策失败了,牵扯不到自己头上。

但是如果王玄策等人成功了的话,那么自己也可以趁机扩张一下国家的领土,百利而无一害。

于是松赞干布挥挥手给了王玄策1200名骑兵部队,还顺便从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尼泊尔弄来了7000步兵,就这8200名士兵,跟着王玄策杀回了天竺。

小主,

王玄策和阿祖那的复仇之战一触即发。根据史料记载:“斩首三千余级,赴水溺死者且万人,虏男女万二千人,牛马三万余头匹。”

这就是所谓的“一人灭一国”了。

但是当时的李世民,对于天竺的领土其实并没有什么想法,毕竟天高皇帝远的,不好管理。

而且还有死对头吐蕃,虽然那时候已经比较和平,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,利用天竺做一个缓冲地带,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而且,当时的印/度那边除了中天竺这个国家之外,还有着很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。如果唐朝只是吃下了中天竺这个地方,意义不大。

所以王玄策后来的官职也并没有很高。

不过这个印/度在后世那样有存在感,李世民现在倒是开始有点兴趣了。

……

明,朱棣看到天幕又提及了明,一股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。

为什么提到环境的恶劣还要说一嘴我大明!

天灾频繁,环境恶化,国无宁日,民不聊生???

后人这是在点朕吗?!

难不成大明的灭亡还与天灾有点关系。

这就不好办了,要是人祸还能想办法给后世子孙留几句警戒,天灾这可怎么搞!

心情不好人就坐不住,朱棣现在就有些坐不住。

不然,干脆听后人的,去蒙/古“做做客”?

反正闲着也是闲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