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:战国 第六十六章 和氏璧

千古苒苒 远止浮游 663 字 2个月前

自赵国胡服骑射以来,实力大增,秦国面对赵国吃了不少的亏。在五国伐齐之战中,赵将廉颇后来带领赵军北上,攻取了齐国的阳晋。随着齐国的衰弱,赵国成了关东六国中的领头羊,是秦国入侵中原的最大障碍。

秦昭襄王一直想探探赵国的底,但之前吃了这么多亏,又不想正面和赵国起冲突。公元前283年,楚顷襄王向赵国求亲,送上了一块玉,名为和氏璧。和氏璧不是一块普通的玉,它可大有来头,是楚国国宝级的玉,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和氏璧做了传国玉玺,可惜在五代十国年间失传了。

在楚厉王年代,有个楚国人叫卞和,有次卞和在荆山上砍柴,发现了一块璞玉,他就当成宝物拿去献给楚厉王。楚厉王找了珠宝鉴赏师来,鉴赏师看了眼说这就是一块普通石头,楚厉王发火让人削去卞和左膝盖骨。后来楚武王上位了,卞和再次献宝,楚武王也找人来鉴赏,结论依然是普通石头,楚武王就让人削去卞和的右膝盖骨。

到楚文王年间,楚文王听说荆山脚下有个人报着一块玉石哭了整整三天,都哭出血来了。楚文王就派使者去问问咋回事,卞和说:“我不是为了我自己的遭遇而哭,只是遗憾没人识货,这块宝玉就要埋没了。”使者就把卞和带了回来,楚文王初看也是块普通石头,不过他觉得这块石头有点奇特,就让人切外外层看看。切开后,里面竟是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玉,楚文王从来没见过通透的玉,就给它命名“和氏璧”,并当成了楚国的传家宝。

秦昭襄王也听闻过和氏璧的大名,当听说楚国人把和氏璧送到赵国后,秦昭襄王写了封信给赵惠文王,信上说:“恭喜赵王得到宝玉和氏璧,我也很喜欢这块玉,我愿意用秦国十五座城池来换。”秦昭襄王并不是真的想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,傻瓜都知道这不可能,他是想通过这次机会测试下赵国的底气。

赵惠文王收到信后,找了廉颇等大臣来商议,赵惠文王很犯愁,如果同意送和氏璧,怕秦国骗人不给城池,不给的话又怕秦国怪罪发兵来打。讨论来讨论去,找不到解决办法,赵惠文王就想找个人先去秦国回复一下,找谁去又是个问题,谁敢接这个活呀?这时候宫中的宦官总管缪贤说:“我门下有个人叫蔺相如,可以派他去。”赵惠文王问:“蔺相如很牛吗?”

缪贤说:“我以前犯过罪,准备逃去燕国的。但蔺相如阻止了我,他问我干嘛去燕国。我说:‘我曾随从大王与燕王会见,燕王和我握手过,还说愿意和我交朋友,所以我准备投奔他。’蔺相说:‘眼下赵强燕弱,您是赵王的宠臣,所以燕王想和您结交,您如果逃去燕国,燕王肯定不会收留您的,还会把您遣送回来交由赵王处置。我看您不如主动去向赵王请罪,这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’我听了蔺相如的建议,后来大王也饶恕了我,所以我觉得蔺相如这个人挺有套路的,我觉得可以让他出使秦国。”

赵惠文王于是召见了蔺相如,问他要不要送和氏璧。蔺相如说:“秦国比我们厉害,只好答应他们。”赵惠文王问:“秦国人食言不给城池咋办?”蔺相如说:“秦国愿用城池换玉,我们不答应的话是我们理亏。如果秦国骗人的话就是他们理亏,那不如让他们成为理亏的一方。”

赵惠文王说:“那派谁去好呢?”蔺相如自告奋勇:“大王如果没人可派的话,我愿意前往。如果秦国把城池奉上的话,我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国,否则我一定会把和氏璧带回来的。”蔺相如打了包票,赵惠文王就派他作为使者,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