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0章 工业大摸底计划

张恪清这才明白孙颖打这个电话的含义,是想通过他来要这个即将推行的政策,或者是打听一下政策的具体细节,好提前做准备。

“领导,具体的政策条款还没定下来,但这次对半导体行业的扶持力度空前的强大。”

“我记得庐市那边有做液晶面板的企业,也有做LED灯的企业,还有做存储设备的企业,可以让这些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,不要图省钱。”

“另外这次对合资企业有格外的优待,尤其是国资参股的企业。”

张恪清没有详细说,一些政策细节还没定下来,他说了也不准,所以只能告诉一些大方向。

但孙颖也听懂了他的暗示,知道该怎么做了。

“恪清,太谢谢你了。其实中安省这边有不少优秀的企业,但缺少机会。”

“他们一直对技术的研发都很热情,但也有不少要扛不住了。不过今天之后,我会让省里给予他们一些扶持,希望能帮助那些企业成长起来吧。”

孙颖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,感谢了张恪清两句,又闲聊了一会儿,挂断了电话。

张恪清挂了电话,靠在车里抽烟。

孙颖帮了他很多,如今能给孙颖一些帮助,他也很高兴。

他也清楚的明白,为什么许多地方的干部,都希望在部委有人脉,因为可以提前打探到一些消息,预知到一些政策的动向。

这次他虽然只是借调来部委,但目前跟同事们相处还不错,一些大忙这些人未必愿意帮,但将来也能多一些打探消息的渠道。

而且还有之前的一些党校同学,包括之前通过周磊等二代认识的部委的人,其中不少还只是司长、副司长,但将来成长起来,都能在关键的时刻给予张恪清极大的帮助。

这次借调来部委,不只是补足了没有部委经历的短板,也极大的扩充了他的人脉。

在车上眯了一会儿,张恪清下午准时来到了办公室。

才没一会儿,就听见了有人在争论。

但意外的是,并非保守派与激进派的争论,而是谢琦臻跟两个教授在争执。

谢琦臻大声说道:“怎么就不能自主研发光刻机?非得从蚀刻、封装方面寻求突破?光刻机不是核心设备吗?”

“领导都说了要给予最大的扶持力度,你们两个高校做不到,其他高校怎么就做不到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