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句话也是在告诉张恪清,如果别的城市条件更好,那就要主动放弃,千万不要去做无谓的竞争,得罪了其他人,也恼了领导。
“在办公室里,你也看到了熟人是吧,不过也不能完全信任对方,说话要谨言慎行,最好是少说话,多做事,多学习。”
“发现其他同志身上的优点,学习过来,对你以后得路会很有帮助。”
哪怕是唐文忠自己部门的副职也在办公室,但唐文忠也没让张恪清完全相信对方,那个副手可不是他推荐提拔上来的,甚至当初他们也算是竞争对手。
翁婿两人聊了半个多小时,一起出去看了新闻联播,之后又钻进书房,继续聊着这次政策的事情。
唐文忠喝了口茶:“这次领导去了郑城之后,对行业的扶持态度更为坚决了,上头也统一了思想,会加大对行业的扶持力度,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国内投资,加速产业的发展。”
“芯片产业在未来有多重要,你也应该清楚,涉及到的产业太多太多了,尤其是国家安全。”
“咱们国内一直以来的路线,就是全工业化体系,之前被技术封锁太多,走了太多的弯路,不想再重蹈覆辙。”
“你觉得咱们国内给足了支持之后,多久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?”
大家也都知道,一下子成为国际顶尖不太现实,毕竟别人发展的更早,有技术壁垒,而且别人也在进步,可不会停下来等你。
张恪清很保守的说道:“十年内能达到国际一流,但国际顶尖,可能要二十年,甚至更久。”
唐文忠眉头紧锁:“你也不看好咱们得技术发展速度?”
“十年前国内许多高校就开始了相关的人才培养,国家也建立了不少的实验室,许多高校和研究所都开展了相关的技术研究,我们追赶的速度很快。”
“现在加大了扶持力度,而且也招揽了更多在国外培养的人才回来,还要这么长时间才能达到一流?距离顶尖更差距二十年?”
记得恪清对国内的发展速度一直是很乐观的,怎么到了这个行业,就如此悲观?
张恪清坦言道:“爸,不是我不看好技术发展的速度,而是我们在这行缺少的技术太多了,尤其是许多比较容易的路线都已经被其他企业研发完毕,申请了专利。”
“单说一个光刻机,目前全球只有阿斯麦公司能够生产EUV光刻机,这家公司所采用的技术是集合了数个国家的多家企业融合而成,也是芯片工艺制程突破7纳米的关键,因为现在的DUV光刻机理论上的极限就是7纳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