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筝看着朱孔嘉手中的账本,说道:“诸位大人还是看看吧,免得待会儿觉得本官狮子大开口。”
朱孔嘉尴尬一笑:“怎么会。”
但手上还是慢悠悠地翻开了手中账本,他其实也好奇,同安县到底花了多少银子。
账本上记录了同安县挖渠至秋收以来,在其中投入的所有开支,事无巨细,他一一看去,见并无不妥,又将账本递给了后面的人。
见众人都将账本看过后,沈筝便开始说正事。
“我同安县投入的本钱,想必诸位大人都大致了解了,本官之前便对余大人承诺过,各地官府的稻种由我同安县衙售卖,定价会低于粮铺价格,沈某也给诸位透个底儿,今年这稻种,只有我同安县一家粮铺售卖,最低定价一两银一斤。”
众县令闻言皆是一惊。
一两银子一斤的稻种!可谓天价!
如今市面上的稻种,依亩产而定,一斤售价大致都在四十文至八十文之间,只有口感极好,亩产又不低的稻种,价格能卖到百文左右。
而这高产稻种的定价,一来便是普通稻种的十倍有余!
待他们细想过后,又觉得一两银子的定价,甚是合理。
如今这高产水稻的亩产应当是普通水稻的五倍有余,今年又是稻种出世的第一年,物以稀为贵。
等再过两年,大周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这水稻之时,之前的稻种必将会被淘汰,而这稻种的价格也将会稳步下跌,直至如今普通稻种的售价。
所以这稻种定价第一年高,也是正常的。
他们不禁在心中猜想,对外售卖一两银子一斤,那对他们呢?
沈筝见他们面上好奇,掏出一张纸对照说道:“本官来之前与余大人大概算了一下,今年县衙约莫能收上来七万斤左右的稻种。”
七万斤?
众县令在心中快速地算了笔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