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连京·马特维延科闻言,急忙点头:“对对对,我就是太激动了。”
“我们这条柔性生产线也才刚刚完成改造不久,”张起航没有在这件事上多说,转而说道:“而我们之所以搞这个柔性生产线,归根到底,还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。”
瓦连京·马特维延科等一众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的高管们下意识的点头:可不是么,如果不是为了降低成本,谁会搞这玩意儿?
瓦连京·马特维延科忍不住问道:“张先生,这条生产线的效果怎么样?”
“非常好,”说起这个,张起航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:“在实现了三款车型的共线生产之后,生产线的整体利用率提高了13.7%。”
谢尔盖·舍斯塔科夫等人闻言,脸上不禁露出羡慕的神色。
仅仅是对生产线的改进,就提高了13.7%的利用效率,虽然暂时还不清楚单车制造成本下降了多少,但想来7%到8%应该是有的,单车成本下降了这么多,意味着华腾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又增强了……大家都是生产汽车的,瞧瞧自己,再瞧瞧人家华腾集团,唉……
想到自家的情况,老毛子们的心里忍不住一声叹息。
瓦连京·马特维延科顾不得叹息,他想了想,向张起航问道:“张先生,我们是否可以引进这条柔性生产线?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引进当然没问题,”张起航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,然后才委婉的说道:“不过马特维延科先生,我个人认为,对于伏尔加汽车制造厂而言,引进柔性生产线不是当前最急迫的事情……”
瓦连京·马特维延科当然不傻,立刻明白了张起航委婉的提醒:你们公司现在的经济状况并没有那么好,有点钱,最好还是把钢用在刀刃上,咱们还是先谈引进凯越的事吧,至于引进柔性生产线的事,大可以等将来你们的财务状况好转了之后咱们再慢慢谈。
也是这个道理!
尽管心里有点不舒服,但瓦连京·马特维延科也不得不承认,对于现在的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来说,如何确保凯越轿车能够顺利引进和落地才是最重要的。瓦连京·马特维延科点点头:“是我太着急了……张先生,听说凯越这款车,除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款三厢车之外,还有其他几款变形车,我们能不能也顺便一起看看?”
“当然没问题,”张起航痛快的点头:“我先向您简单的介绍一下?”
“好的,太感谢了。”
“除了您看到的这款三厢车之外,第一款变形车是旅行版……”
“旅行版?”瓦连京·马特维延科有些诧异:“来华夏的这几天,我在路上见过不少三厢版的凯越,可从来没见过旅行版的。”
对于旅行版车型,瓦连京·马特维延科自然不陌生,在俄罗斯就有不少旅行车奔跑在大街小巷,但凯越竟然有旅行版,这让他有些好奇。
“因为旅行车在我们华夏有些水土不服,”说起这个,张起航也有些无奈:“我们的老百姓更认可传统的三厢版车型,连更适合欧洲狭小停车位的两厢版车型,我们的老百姓都不怎么认可。”